成都商報記者 李迎春
  核心提示
  成都三步走
  到2015年,在群眾最期盼的改革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到2017年,在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若干領域走在全國改革前列,努力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先進城市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成為時代強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城市治理轉型擺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議事日程。在新形勢下,如何深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成都作為特大中心城市面臨的一個重大議題。
  今年年初,成都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上提出,以中央和省委精神為主要依據,確立“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先進城市”的改革目標。隨之成都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努力實現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充分整合各類政府和社會資源,讓政府和社會各歸其位、各負其責、良性互動。
  自成都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以來,從“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變,成都社會治理體制正悄然經歷著一場變革。
  □成都經驗
  “政府不能大包大攬,將部分職能交與社會組織管理,既能更好地服務百姓,又能從繁雜的事情中抽身出來集中精力謀發展。”
  □成都創新
  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
  去年7月,成華區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榮獲“全國社會管理創新最佳案例”
  名詞解釋
  網格
  根據社區居民分佈和人口構成等實際狀況,按每個網格300戶至500戶的標準,成華區將14個街道所屬的97個社區劃分為兩個片區400多個網格,併為每個網格配備2~3名網格員和1名責任人
  網格員
  負責政策宣傳、社情民意的收集、入戶調查、統計、協調處理網格內居民矛盾糾紛和應急事項等問題、協助辦理各項公共服務事項
  三知 知道網格內住戶數、每個住戶位置和門牌號
  三清 清楚每個住戶家庭成員、需求狀況、工作單位
  三掌握 掌握網格內的矛盾和安全隱患,每個居民的思想狀態和服務需求,每個居民婚嫁迎娶和生老病死
  目前成都已有317個街道(鄉鎮),3440個社區(村),共劃分網格9280個、網格員
  11690人
  接下來,成都還將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網格預計達到11810個,預計共配備網格員
  13314人
  曹家巷自治改造模式
  去年7月,金牛區破解舊城改造難題的探索與實踐榮獲“全國社會管理創新最佳案例”
  今年11月,金牛區曹家巷自治改造模式榮獲第三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
  名詞解釋
  居民自治改造
  “群眾為主體,政府為主導”,改不改、怎麼改,都由居民自己決定
  自改委
  13位在群眾中有威望且熱心公益的當地住戶代表構成了自治改造委員會成員,代表曹家巷居民和政府以及企業協商拆遷的相關事宜
  治理主體
  治理方式
  過去主要是重政府作用輕多方參與
  向立足政府主導和依靠多元融合轉變
  治理方式
  過去重管制控制輕協商協調
  向重視民主方式和提供社會服務轉變
  “全民參與”的地方立法模式
  每件地方性法規草案和政府規章草案都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名詞解釋
  法律顧問團
  成都各級政府部門全面組建法律顧問團隊,近2000名專家、學者和律師護航法治成都
  法治大講堂
  成都率先在全國提出建立“法治大講堂”,發動市民講述身邊的法治故事,表演法治節目,調解鄰裡糾紛
  佈局
  成都構建
  新型社會治理體制
  成都認識到,提高城市現代治理能力,必須著眼於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加快城市管理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平安成都建設,構建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新型社會治理體制。
  今年3月,成都市委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為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制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15年,在群眾最期盼的改革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17年,在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若干領域走在全國改革前列,努力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先進城市。
  成都認識到,提高城市現代治理能力,必須著眼於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加快城市管理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平安成都建設,構建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新型社會治理體制。
  在成都的構想和實踐中,這一新型社會治理體制包括了社會治理體制的各個核心環節。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建立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新型社會治理格局。堅持依法治理,針對社會治理領域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快完善社會治理政策法規,破解社會難題,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綜合治理,綜合運用法律規範、道德約束、行政管理、民主協商和輿論引導等手段,協調解決社會問題。堅持源頭治理,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以信息化為支撐,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建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範區。健全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和備案登記相結合的新型登記模式。限期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實行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目錄公示。
  建立城市管理轉型升級體制機制。加快構建城市綜合管理體制和責任體系,健全城市管理統籌指揮協調管理體系。
  構建現代交通綜合管理體制機制。逐步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交通為主體、其他交通為補充的城鄉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
  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
  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建立健全打擊食品藥品犯罪長效機制,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創新
  網格化服務
  有效回應民意訴求
  專家評審小組負責人評價道:成華區依托社區網格,在居民自治、社區參與、政社互動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是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對全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出了新的貢獻。
  在成都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系統工程中,不乏可圈可點的精彩案例。時間回溯到2013年的7月,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這一說法尚未正式提出,當時的提法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2013年7月26日,在成都市金牛區,在由國家行政學院和人民網主辦、中央綜治辦指導支持的2013年全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金牛現場會暨社會管理典型案例頒獎典禮舉行,會上正式頒佈全國5個創新社會管理示範基地,包括成都市金牛區和成華區等。
  成都市成華區以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構建政府管理與基層治理、居民自治、社區參與無縫對接新機制,推進“北改”工程,促進社會管理創新,被授予“全國社會管理創新最佳案例”。
  專家評審小組負責人評價道:成華區依托社區網格,在居民自治、社區參與、政社互動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是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對全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出了新的貢獻。
  成都一個區的社區網格為何受到如此高的評價,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中究竟意味著什麼?
  隨著城市快速擴張,“單位人”的標簽漸漸淡去,社區已成為承載各種人群新的“基礎單位”。在社會治理中,社區是最基層,面廣人多,對一座迅速發展的城市而言,建立新的有效的社區治理體制,實質上是在打長治久安的基礎,意義重大。
  從2012年起,成華區嘗試對14個街道進行機構改革、對11個部門和200多個事業單位進行服務職能優化。根據社區居民分佈和人口構成等實際狀況,按每個網格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將14個街道所屬的97個社區劃分為兩個片區400多個網格,併為每個網格配備2~3名網格員和1名責任人。網格劃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白區域,不交叉重疊,實現全覆蓋。
  社區網格員主要負責政策宣傳、社情民意的收集、入戶調查、統計、協調處理網格內居民矛盾糾紛和應急事項等問題、協助辦理各項公共服務事項,要求所有的網格員對所負責的網格,做到“三知、三清、三掌握”(知道網格內住戶數、每個住戶位置和門牌號;清楚每個住戶家庭成員、需求狀況、工作單位;掌握網格內的矛盾和安全隱患,每個居民的思想狀態和服務需求,每個居民婚嫁迎娶和生老病死),並建立工作台賬,填寫日常工作記錄,確保做到“格不漏戶、戶不漏人”。
  目前,成華區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已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中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事實上,成華區的社區網格模式只是成都市創新社會治理的一個截面。目前成都已有317個街道(鄉鎮),3440個社區(村),共劃分網格9280個、網格員11690人。接下來,成都還將在目前網格化服務管理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網格預計達到11810個,預計共配備網格員13314人。
  可以想象,一張張弛有度、排列有序的社區網格已把成都這座城市變成一張精密的地圖,在這張地圖中,不僅實現了城市的有效治理,實現了政府與百姓信息的靈敏傳導和溝通,而且實現了民意訴求的有效回應。
  北改
  催生諸多社會治理方式創新
  金牛區曹家巷已成為北改工程的一個模範樣本,也是成都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典型代表。曹家巷的經驗和做法,與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要求高度契合。
  回顧幾年來的成都變化,北改工程頗值得濃墨重彩地書寫。在這項民心工程推進過程中,催生出了諸多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做法,反過來這些創新做法又助推了北改工程的順利推進和高效率。
  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反映了黨在社會建設發展理念和思路上的重大轉變,體現了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升華。成都在北改過程中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背後是舊城改造思路的重大變化。
  過去,在社會治理主體上,主要是重政府作用輕多方參與,在治理方式上則是重管制控制輕協商協調。北改過程中,成都在這兩方面都嘗試大膽創新,治理主體向立足政府主導和依靠多元融合轉變。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不斷拓寬公眾參與渠道,規範公眾參與行為,依靠人民群眾實現社會治理創新目標。而在治理方式上,則向重視民主方式和提供社會服務轉變。
  金牛區曹家巷已成為北改工程的一個模範樣本,也是成都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典型代表。曹家巷是我市中心城區最大的棚戶區,涉及3756戶14000多居民,利益構成複雜,拆遷難度大。近10年來,政府和企業都試圖對曹家巷進行改造,但都因成本高、利益訴求不一致而擱淺。201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推出“北改”這一大型民生工程,曹家巷片區改造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但這次成都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決策機制,這套機制與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密切相關。成都在曹家巷提出自治改造的概念,居民自治改造,改不改、怎麼改,都由居民自己決定。為此曹家巷居民成立了自治改造委員會,13位在群眾中有威望且熱心公益的當地住戶代表構成了自治改造委員會成員,代表曹家巷居民和政府以及企業協商拆遷的相關事宜。原來由政府單方推動的事,變成了所有參與主體共同推進的事。經過自改委和政府、企業和住戶居民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曾經拆了十餘年拆不動的曹家巷於2013年7月正式啟動改造,並順利搬遷,成為北改工程的經典創新案例。
  回顧起來,曹家巷的經驗和做法,與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要求高度契合。北改中類似的嘗試不止曹家巷一例,在成華區,通過探索政府管理與居民自治參與之間有機銜接的新機制,在46天內就實現了“北改第一簽”、“北改第一搬”,這在以往的舊城改造工程中往往難以想象。
  法治
  成都社會治理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成都認識到,大力推進法治成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讓“法治化”成為成都最為顯著、最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是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進城市的重要實現途徑。
  法治已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與發展的重大主題。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任何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不僅要在法治框架內,同樣都需要以法治為保障。
  以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的成都認識到,堅持依法治市,沿著“法治化”的改革路線設計,把法治作為治蓉興蓉的基本方式,大力推進法治成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讓“法治化”成為成都最為顯著、最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是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進城市的重要實現途徑。
  自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以來,成都的法治之路愈發堅定和有力,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依法治市的道路上,成都的社會治理體制也隨之不斷變化和完善。
  今年3月底,《成都市依法治市實施綱要》出台,進一步明確了依法治市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實施進程和組織保障。
  成都法治建設頻繁發力,各級政府部門全面組建法律顧問團隊,近2000名專家、學者和律師護航法治成都。黨委、政府依法運行,明確行為邊界,與社會團體、企業和民眾形成良性有序有效的互動,正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核心要求之一。
  成都還開啟“全民參與”的地方立法模式,要求每件地方性法規草案和政府規章草案都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春節期間如何規範放鞭炮,公眾關註高,爭議大。成都將《成都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的立法聽證會放在網上,全程直播,人人都可平等參與,很短的時間,平臺互動訪問量達2.6萬人次。一座城市的公共治理必然需要市民的廣泛參與,成都全民參與的立法模式,讓成都的地方法規具有了更強的民眾接受度,這讓法規實施和社會治理更為順暢。
  除此之外,成都率先在全國提出建立“法治大講堂”,發動市民講述身邊的法治故事,表演法治節目,調解鄰裡糾紛。“法治大講堂”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嶄新嘗試,它培育了成都人崇尚法律、依法辦事的法治氛圍。據成都市城調隊調查顯示,95%的市民首選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這無疑是一座城市法治化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如今,法治已逐漸滲透到成都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建設一個法治城市,就是在推進建設一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先進城市。法治為成都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供了創新空間和秩序保障,同時成都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實踐,又在不斷充實著法治成都的內涵。
  今年10月21日,全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城市街道(社區)和諧發展工作現場會在成都召開。會上提出借鑒“成都經驗”,我省將逐步完善社區治理機制,推動社區減負增效,最終提高社區的治理水平及服務能力。參會代表對成都近年來在城市治理轉型升級、街道(社區)職能的轉變及社區治理方面的經驗交口稱贊:“政府不能大包大攬,將部分職能交與社會組織管理,既能更好地服務百姓,又能從繁雜的事情中抽身出來集中精力謀發展,這樣的做法值得學習!”
  為助推社會治理創新,成都還在今年8月建立全國首家社會組織學院,為社會組織及其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育培訓。成都市委組織部相關人員透露,成都還在抓緊籌建城市社區學院。今後,村政學院、社會組織學院、城市社區學院將共同構成成都基層幹部教育培訓的“三駕馬車”,專註於基層社會治理領域,促進構建基層治理體系。
  在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先進城市的道路上,成都通過不斷的實踐,匯聚成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城市變革。這一變革從點到面,由系統到分支,悄然改變著整個城市的面貌,並深遠地影響著這座城市的未來,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正在從中受益。
  同/步/播/報
  曹家巷自治改造模式 獲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
  成都商報訊(記者 劉友莉)昨日,在第三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最終評審中,由金牛區人民政府申報的“舊城改造的‘曹家巷自治改造模式’項目”在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三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稱號。這是四川省首個獲得此項殊榮的區縣級人民政府,再次肯定了“曹家巷自治改造模式”在依法治國和基層治理中的創新意義和推廣參考價值。
  “中國法治政府獎”由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發起設立,是我國第一個由學術組織發起設立,由專家和社會公眾依據科學的評審程序和評價標準對政府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制度和措施進行評選的獎項,旨在總結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有益經驗,客觀公正地評價、推廣各級政府在建設法治政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被輿論稱之為民間對政府的獎項。
  此外,在昨日的“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特別節目中,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繼曹家巷一、二街坊改造項目成功後,曹家巷三街坊的改造也已納入議事日程,待條件成熟即可按程序啟動改造。
  市文化館、成都圖書館 重大事項理事會說了算
  成都商報訊(記者 謝禮恆)今後有關文化館、圖書館的重大事項的決策、管理和監督,將不再由政府主管部門說了算,而是交給理事會來“拍板”。昨日,市文化館、成都圖書館理事會成立大會在市文化館舉行,大會通過舉手錶決分別產生市文化館、成都圖書館的首屆理事會成員各15人,包括社會方代表8人、舉辦單位和政府方代表4人、圖書館和文化館方代表3人。未來他們將和政府主管部門一起,共同參與文化館、圖書館的建設和運營。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理事會的成立,標志著成都公共文化服務理事會時代的開啟。市文化局將把政府文化行政職能轉變到指導、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宏觀管理上來,重點管好發展方向、公益使命、法人資格、領導任命、發展戰略、國有資產、績效考核等核心環節,實現管理由行政手段為主向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轉變,實現職能由辦文化為主向管文化為主轉變。
  據悉,成都博物館也將配合新館的建設,隨後開展理事會試點工作。  (原標題:管理到治理一字之變背後的成都變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k23hkjh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