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江商報消息 最高法出台解決制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問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6日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將從1月7日開始施行。
  同時公佈的還有最高法與民政部、環保部聯合下發的《關於貫徹實施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過去屢屢被擋在司法救濟大門之外,制訂相關司法解釋以及規定,將有利於解決實踐中制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突出問題。
  明確訴訟原告資格減輕訴訟負擔
  在新環保法對可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資格作出的規定基礎上,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釋進行了一系列細化,其中明確,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範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可以認定為“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據民政部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介紹,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國符合環保法及司法解釋規定的環保社會組織有700多個。
  孫軍工表示,司法解釋對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保持了一定的開放性,今後如有新的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拓展了社會組織的範圍,這些社會組織也可以依法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同時,司法解釋在相關規定框架內儘量減輕原告的訴訟費用負擔。在案件勝訴時,原告為該案支出的檢驗、鑒定費用,以及合理的律師費等費用由被告承擔。
  社會組織靠訴訟牟利將被查處
  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鄭學林表示,司法解釋對於環保社會組織的地域活動範圍沒有做限定。“也就是說環保組織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活動,這擴大了環保組織起訴的範圍,有利於調動環保組織的積極性。”
  鄭學林舉例說,今年1月1日,北京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到福建南平中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法院已經受理。
  記者在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通知中看到,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理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可根據案件需要向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查詢或者核實社會組織的基本信息。
  法院發現社會組織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應向其登記管理機關發送司法建議,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對其進行查處,查處結果應向社會公佈並通報法院。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可跨區管轄
  鄭學林表示,一個污染事件可能導致跨區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因此環境資源類案件往往是跨區域的,存在案件管轄的問題。
  本次出台司法解釋規定,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轄區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實際情況,在轄區內確定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區域由高級人民法院確定。
  “比如剛成立的北京四中院,受案範圍就包括整個北京區域的環境資源保護方面的案件。”鄭學林說,“最理想的環境資源類案件管轄制度,是一個省統一由一個中院或者是少量的中院管轄。將來還可以探索跨省的行政區劃案件管轄。”(新華社)  (原標題:社會組織靠訴訟牟利將被查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k23hkjh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